球具商城  高尔夫论坛  高尔夫百科  男士球具  女士球具  左手球具  儿童球具

高尔夫新闻资讯-中国高尔夫业内最好、最专业的高尔夫球具(球杆)信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球具装备 > 品牌介绍 >

高尔夫日系品牌球具特色介绍与选购重点

时间:2011-10-23 00:0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高尔夫球具的两大阵营, 一为美国品牌,另一个为日本品牌. 所有球具大多脱离不了这两个主要球具阵营,而对於一般球友比较耳熟能详的美系品牌如Titleist, Callaway, Taylormade, Ping, Adams Golf,

  高尔夫球具的两大阵营, 一为美国品牌,另一个为日本品牌. 所有球具大多脱离不了这两个主要球具阵营,而对於一般球友比较耳熟能详的美系品牌如Titleist, Callaway, Taylormade, Ping, Adams Golf, Cobra等都是标准美系球具.而今天我想要去聊一下日系球具的基本特色与它相关的选购重点. 因为国内球友对於日系品牌的了解可能不太多.而日系球具有其根本上的不同於美系球具如在规格上,重量上,长度上,与硬度上.这些都是需要大家先了解日系球具的几个重要基础后才能知道你适不适合去选购日系球具.因为不见得所有日系球具都适合所有人,了解差异你才能选对球具.

  日系球具的源起与设计重点

  在说明日系球具前我需要把日系球具的基本设计跟大家报告.日本市场是高尔夫第三大市场,仅次於美国,欧洲两个市场.而它的市场也是亚洲最大,所以以这样一个市场为基地,日本球具就有它存在与发展的基础.而日本也是亚洲比较早的高尔夫普级的国家,所以在球具的开发,与使用上都有别於美系球杆特色.也因为这样的歷史与过程,日本的球具开发别具特色. 在日本球具发展前期,日本的高尔夫人口大多为企业高端经理与中小企业老闆为主,而这些人的打球年龄绝大部份都是超过50岁.对於这样的使用族群,日本球具的关键特色就是以这些人为主的使用特性. 而台湾早期与10年前的高尔夫人口也都是40岁以上的男性为主,对於球具的使用上,因为体能与肌耐力上都没有办法使用较为硬与较重的美系球杆,所以都会普遍使用日系为主的球杆.

  日系球具特色

  而日系球杆以设计亚洲人为主的规格,而特色都是会以易打性,轻量化,较长与铁杆角度比较小一点让亚洲年龄大的球友可以得到较好的使用效果与距离. 而这也一直是日系球杆到现在为止的球具特色. 像最近PRGR一款木杆还做到只有不到270g的46.50”长的规格. 这样的球杆如果给一位年龄不到40岁球友使用那肯定无法驾驭,因为球杆过长,重量过轻,使用者年龄本身体能状况与挥杆速度都对这样的球杆无法施展开他的体力优势.但这种球杆如果给一位50岁的球友,他的挥杆速度在80~85mph,那他可以轻鬆把最佳距离给打出来.

  所以说要了解日系球杆的前题就是要了解它对球具的设计关键与主要球具特色. 日系球具普遍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轻量化 – 不管是木杆,铁杆来说都会设计的比美系球杆还要轻.因为东方人本身的身材,体能条件与挥杆速度都没有欧美球友那样.所以说要让东方人尤其是年龄在50岁以上的球友能享受高尔夫的击球乐趣,那球具就必须要将最基本的重量给简轻. 基本上在木杆的重量,日系球杆都会以300g上下,与美系球杆要差上10g以上.铁杆的重量都会有20g以上的差别.所以说对於重量差,美日系存在狠明显的不同处,而这也是日系球杆的特色所在.也是选用的重点.

  2. 使用硬度偏软,重柔软的回馈为使用设计基础 – 对於日系球杆如果有使用过,都对於它们球杆有一个不错的使用回馈印象.因为它们打起来软软的狠舒服的击球回馈.这个优质使用回馈正是日系球杆最好的特性.因为它们的球杆重量上也减轻了,同时也对於球杆的硬度做了较软的调整,另外杆头也会特别处理让它的击球回馈能更加柔软,吸振,挤压球等特性. 所以说当这些特性集中在一支球杆上,你就可以得到与美系球杆完全不同的使用回馈.而这也是日系球杆的灵魂所在.因为针对使用族群本身的挥杆速度与力量不大状况下,球杆的受力弯曲就变得非常重要让使用者能杆受到球杆与你的互动感觉.这点是美系球杆的致命点.

  3. 较好的易打性 – 因为日系球杆所针对的使用族群大多为年龄较大的球友,所以它们必须把球杆做得相对容易使用.因为这些人本身平时有工作所以练球的机会不多,在这样的前提下,球杆必须让他们有容易上手与不可以有太高的使用难度. 这样的球杆比较能让他们打出信心与得到不错的效果.所以说如果你仔细去看日系球杆的杆面设计通常会比较美系球杆要大的面积,因为击球的杆面越大,越可以让他们打中球.只要能打中球,就算打不好也不会让他们觉得这样的球杆会不好使用. 所以易打性也是日系球杆的特点.

  4. 制造的质量要比美系要好,价格也较高 – 这点我想大家都可以理解,因为日本人的民族性让他们能在世界市场上佔有重要地位.而他们对於產品制造上真的是非常的严谨,所以日本球具的质量严格来说都要比美系球杆好很多.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当然了它的球具成本也会比美系球具要来的高很多. 这就是看每位球友他所需要的东西是什麼再去选择适合他预算的球具.不过现在很多的球具都在中国南方的球具生產重镇,也狠少有纯日制的產品.而纯日制的球杆也不见得买得到.

  5. 球具特注款式 – 这点要归功於日系杆身厂的后援支持让日系球具厂可以提供升级的杆身在它们的產品线上. 因为现有杆身战场上也主要区分两大主力,一为美系杆身,另一为日系杆身.两大杆身各有其產品特色与优缺点.这与球具市场状况是类似,我会在另外的文章中给大家做深入说明. 而日本有几个知名杆身大厂如Fujikura/藤仓, Graphite Desing, Mitsubishi Rayon/三菱,铁杆的NS Pro. 当然了还有其他中小型杆身厂如Miyazaki/宫琦, Diwa,但因为有这些厂商让很多日系球杆可以有更多杆身选择.这对於一些有客制需求球友来说就变得一个很好的选项.因为它不需要去买一支新球杆然后拿到工房去给技师拆掉现有原厂杆身,然后再买一支杆身厂自行推出的杆身来搭配球头.不过日系球杆也只有在杆身上有比较多纯日系杆身可以供选择.在球具规格上是无法进行客制规格定制.

  我们了解到日系球具的设计基础与特色后,再来介绍现在日系品牌的几个主要大角.

  a. Tourstage/Bridgestone – 这是在日系品牌中的一哥地位,如同美系品牌的Titleist一样.它的球杆有易打性高与中低差点的款式.而產品的质量来说也都是在高水平. 它在日巡赛中也有不少日巡赛选手使用.我个人也有它的木杆.它给中低差点球杆设计上会比较适合给年轻球友使用.当然了很多產品都可以特注(客制订单)去挑选你要的规格. 它是属於Bridgestone Rubber橡胶的旗下品牌之一,定位为给中低差点的球友的球具.它的价位算高价位.

  b. Srixon/史力胜 – 它为日本住友橡胶/Sumitomo Rubber旗下的一个高尔夫球具品牌.它的產品线以一般球友为主的设计. 它的其他兄弟品牌有包含Dunlop, XXIO, Cleveland.每个品牌的定位也有所不同.Srixon已经打入美国市场一段时间但整体的市佔率上还是没有太大起色,所以在2007年将美国品牌Cleveland给收购下来,以增加它在美国市场球具市佔率.而Srixon的球可能比它的球具要有知名度.原因与Bridgestone一样它们的母公司都是日本知名的橡胶大厂,所以有原料上的支援,对於高尔夫球这个產品90%都是由人工橡胶所制成,这让它的球比球具要更有知名度.以前小弟与朋友测试日系眾多木杆时,Srixon的木杆在开球距离上是日系品牌球杆来说的前3名.开的远一直是Srixon木杆的一个特色.这是很多球友所不了解.但它的性能上是我对它一个不错印象.

  c. Mizuno/美津儂 – 也是运动品牌的延伸到高尔夫球具品牌.它的球具也是主要针对中低差点的球友为主.但它的日规產品质量上要比美规的Mizuno要强得多. 而它的铁杆算是比较知名,也被很多的中低差点球友所喜爱.因为它的铁杆设计比较好看,加上现在世界排名第一的Luke Donald/卢克唐纳也是为Mizuno代言让这个品牌的知名度也上升不少.

  d. PRGR – 全名是Pro Gear. 它的母公司也是日本知名橡胶公司Yokohama Rubber/横滨橡胶的旗下高尔夫品牌.这產品的特色是以一般球友为主,產品以轻量化为设计重点.球具设计感一般,或是它设计比较没太大特色.但產品质量来说算在高水平.今年新的egg spoon木杆还出超轻量化的设计以提供给年龄较大或挥杆速度不快的球友可以得到更远的击球距离.它的铁杆大多为日本Endo代工.所以质量上都不错.

  e. Royal Collection简称RC – 这品牌是比较属於玩家级的日系品牌.它的球道木杆是市场上出了名的.我自己也有它的球道木,击球扎实且舒服.外型看起来非常顺眼流线.在木杆系列的球头底部有明显一条凹槽,这是此品牌球具的设计特色. 木杆水平就一般.铁杆也不错,也是日本Endo专业锻造球头厂製造.击球回馈柔软且外型设计感也相对不错. 所以它的价位都会比较贵.比较适合中低差点球友选用. 它也是很多打过美系球杆的球友会考虑购买的第二套球具的品牌. 產品定位明显,质量也比较好,產品外型也比其他日系品牌要好的多. 但价位比较高.

  f. Homma/本间 – 这是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高端球具品牌,它的一支球杆都要几千块人民币,一组铁杆几万是狠正常.以手工研磨为主要特色.同时球具也是走轻量化路线,比较让人评为老人杆. 它的易打性与轻量化是让很多年龄大与挥杆速度慢球友所热爱. 因为球头设计也是大大一个,杆面也大,杆身重量都是超轻,不到50g,握把也是轻,所以整支球杆都轻.它后来也推一个新的牌子Beres,国内首席球员梁文冲也是它的签约选手.而Homma也已经被国内企业给收购了.现在以发展国内市场为重心.球具研发与製造还是以日本原团队为主.

  g. OnOff – 是Diwa Golf的高尔夫品牌.它的质量上一直都是它最大特色.相对產品价格也比较高.產品设计比较中规中举. 而它本身的杆身Diwa Seiko也是走高端路线.是一些玩家级球友比较了解. 但它的配件產品如球包,帽子等配件反而比较好看,销售也不错. 算是日系品牌中质量很好的一个品牌.

  h. Yonex – 它最註明的就是请日本年轻球星石川辽为旗下签约选手. 因为石川辽在美国日本两大巡迴赛中都有参赛,让Yonex的品牌知名度提升狠大.但它的球具的市佔率并不高,球具水平与设计来说都一般.没有太大特色. 反而是它的羽球拍比较知名. 市面贩售的点也不多.

  i. Yamaha – Yamaha也是一个產品质量性能上都不错的品牌.很多中差点球友都狠喜爱它的球具.我周围一些朋友(球龄都超过5年以上)都使用Yamaha球杆,也对它的评价颇高.我也打过它们铁杆,真的不错. 以市售款球杆来说,这样的质量与性能水平已经狠不错.球杆细腻度也够.易打性也够.木杆的球具设定也是走轻量化为主,大多总重在300g上下,球杆长45.5”以上.铁杆的质量也不错,也是日本Endo厂所代工的產品.近几年在台湾的销售狠不错.產品设计感上也比较不同. 產品价格也不会太高算是一般.算是一个性价比比较高的一个品牌. 这个牌子国内球友可以多去了解或测试看看.

  以上为主要几个日系品牌与它们的基本介绍. 而我个人也在过去有试过或拥有上面这些品牌的球具.所以对这些品牌的了解还算有经验.还有其他小的品牌或走专业量身订製的球具如Epon, Miura, Vega等.这边不去做说明,因为它们都可以以专文去说明这几个知名度高且高端客製球具產品. 也是很多进阶球友会去考虑的发烧球具.

  我个人对日系球具的喜爱区块

  我使用日系球具从刚开始打球时就用了,这些时间下来都累积很多使用经验与特定球具的优缺点心得.现在我对日系球杆主要会针对锻造铁杆为主,因为它们锻的铁杆回馈真的要比现在台面上美系或台系代工厂的大品牌锻造铁杆质量上要好多了.铁杆以打准,不是打远,所以对於球具操控上会特别重要.而球头回馈好可以让使用操作上更加能掌握.虽然说很多台系代工厂所製造出的锻造铁杆头使用材质也是1025C, 1020C规格,但我可以说,实际使用与日製锻造球头从材质就会有狠大使用回馈的差别.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一个回馈差别,这个差别就是台湾,与日本球头锻造技术落差.很多台湾球头代工厂常会说,我们用的材质都一样的规格,使用回馈也会差不多,但我可以跟你说,你自己去使用也可以得到不同的使用回馈.

  对於日製的木杆,球道木与推杆来说,我个人觉得还是以美系的性能要强.当然了製造质量上日系的品牌会比较好.但以这些球杆对我的定位是以性能为首位要求,质量只要不差,我不会去买高价的日系球杆.因为我可以从杆身升级与握把升级著手将球具使用与操作性给提升.性能与质量上都可以大大增加.日系木杆的易打性对我使用上反而是一个累赘与包袱.因为杆面与杆头变大导致增加下杆时球头风阻让球头速度减

  3mph~5mph.对於击球距离就会是一个影响.尤其是杆面都比美系要大且平.凸面不够大让性能与球速提升不了太多.加上球头起发角也过高,导致击球后旋量会比美系球杆多,弹道也高,滚动性也短一点.所以现在我的木杆系列与小机腿都是以美系球杆为主.日系球杆反而没有太大使用空间.

  年龄大的球友对日系球具使用的特性与优势

  我自己周围朋友中很多中低差点,年纪在40~55岁之间很多人都使用日系球杆.它们的易打性,轻量化与產品质量都是这类球友喜欢使用的最大原因. 我每次使用日系球杆就会觉得轻的不像话.同时硬度也软趴趴,像在使用以前流星鎚一样. 但这些球具在挥杆速度慢的球友手上就如同神兵利器,舞的虎虎生风. 下场打球也会被他们给打的落花流水,没有反击机会.这也就说明了高尔夫这种个人化运动,每个人只要有了一套适合你本身条件的球具,那不管你的年龄大小或挥杆速度快慢,都可能被老经验的球友给吃的死死.

  尤其台湾很多50几岁以上球友的短杆那可是出神入化,神准无比.动作上那是一点都没有脉络可循,但就是能把一些问题球给送到洞口边上.这点是我们这类年轻球友所不及之处. 虽然说他们开球距离不远但对於球具使用的精准度与流畅度来说,都比年轻与球龄低的球友要稳健许多. 加上他们下场经验要比年龄轻的球友要多,实际解球能力也比较强.有次与朋友还有他的父亲一起打球,他父亲年龄超过60,虽然开球与长杆都不太好,但短杆真的有如神助,送上果岭能力都让我在旁边羡慕不已.而我当时也有请教他短杆要怎样练才会好,他只说要多下场,有足够经验与敢切就没问题了.这也是我个人觉得下场打短杆的关键.

  现今球具的特性与多元选择! 只有充实自己球具知识为王道才能选对球杆

  日系球具的性能上可能没有美系球具来的强, 但它的產品质量与轻量化是很多亚洲球友相对适合使用的规格.这也是高尔夫个人化的一个重要基础.现在的高尔夫市场要比几十年前要大得多,球具品牌也要比以前多上好几倍.这个时期对於球友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球具环境,因为球具的进步要比以前要快上数倍.新產品上市时间与產品週期都以10年前要短上2~3倍.这对球友来说是好处,因为选择很多,但另一个角度看是,球友需要更多的资讯与对球具的知识才能找到相对适合你本身条件的球具.不然就算球具价位适合你或你喜欢的样式,但规格与球具特性不适合你使用,那买来的用处与效果也不会太大. 就算你花很多时间去适合它,也会让你打的绑手绑脚伸展不开的状况.同时动作也会改变.

  日本球具有别於美系球具的设计基础,而它的很多球具规格都比较适合中国人,尤其是针对挥杆速度慢与年龄较大的使用者.所以说大家可以多方比较与试打去了解日本球杆的优缺点,然后找到一套最合你使用的球杆.这也是本文要传达给你的目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