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具商城  高尔夫论坛  高尔夫百科  男士球具  女士球具  左手球具  儿童球具

高尔夫新闻资讯-中国高尔夫业内最好、最专业的高尔夫球具(球杆)信息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尔夫人物 > 名人访谈 >

杨辉光 来自狮城的高尔夫业界导航者

时间:2010-09-07 12:53来源: 作者: 点击:
杨辉光 来自狮城的高尔夫业界导航者 , 一个读建筑设计的新加坡籍华人,一个未到中国之前不会打高尔夫、也不知道云南昆明在哪里的人,却在10多年前来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然后成

杨辉光 来自狮城的高尔夫业界导航者

 

      一个读建筑设计的新加坡籍华人,一个未到中国之前不会打高尔夫、也不知道云南昆明在哪里的人,却在10多年前来到了四季如春的昆明,然后成为打造亚洲最佳高尔夫球会的力行者,也成为中国高尔夫业界的导航者,更成为中国政协委员之一。他,就是杨辉光 -- 云南昆明春城湖畔度假村的总经理,在中国高尔夫界开创了傲人的奇迹。以下是本刊的专访。
 

   从建筑设计到球场老总


  记:杨总,您是学建筑设计出身,为什么选择高尔夫这个行业呢?

      杨:我是新加坡籍华人,1976年在澳大利亚读建筑设计专业,由于后来想从事商务管理的工作,因此又读了MBA。毕业后却发现像我这样没有Money Market的工作经验、年龄又大的人,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直到1992年,吉宝集团在云南投资兴建春城湖畔度假村,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在第二年,就来到这里“探路”,当时负责房地产项目。


  记:那,什么时候开始全面负责球场经营管理这些工作的呢?

  杨:在1998年3月,“春城”球场工程完工,我被改派集团另外的房产项目。可是当时原先的球场管理工作并不是很到位,很快  地,在4月的时候,集团总裁让我回来春城,全面负责球场的经营管理工作。

  记:在这之前您对高尔夫有多少了解呢?


  杨:说实话,我之前是做房地产的,基本上连球都不会打,所以最初没什么信心,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学打球,也是开始球会经营管理工作之后,一边工作一边学。


  记:那么对于一个高尔夫的“门外汉”来说,刚刚开展工作时肯定会有很多问题和困难吧?

  杨:是啊,就拿建球场来说,那时我们集团还不很熟悉中国的情况,比如对外招标工程,这一块经验等于空白,所以自己来做是一个很大的冒险,不过,实际验证之后,还好效果是不错的。

  从不知昆明何在到发现得天独厚


  记:中国那么多城市,为什么你们集团当初选择昆明?


  杨:其实最开始我并不知道昆明在哪里!对它的地理概况也没有什么概念。不过后来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个地方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


  记:没考虑过北京、上海、或深圳这些地方吗?那里的”高尔夫人口”应该更多。


  杨:嗯,可是相对来说,那里的地价也很高,被炒得太热,我们认为不划算。同时,也因为这些地方经济起步较早,高尔夫产业也发展得较为成熟,这就等于要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多重考虑之下,找一个相对偏僻但又有潜力的地方,会让我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最重要的是,八十年代末,当时兼任中国经济顾问的新加坡副总理吴庆瑞博士帮助云南省招商引资,找到了吉宝集团,也可以说,这是我们选择昆明的一个主要原因。


  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您本身是不是觉得昆明的自然条件很适合发展高尔夫产业?

  杨:当然是,昆明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它的配套设施很齐全。而且昆明的国际机场建得很好,有足够的空间和设备,适合长期发展和规划,很多国际国内航班都喜欢飞来这里。


  记:但是和国内其它城市相比,昆明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最高的。可否冒昧地请教您们的营商之道?从最初到现在,来打球的客源又是哪些?


  杨:你问得没错,所以在这里从事高尔夫生意一定要和旅游产业相结合。一开始这里几乎没有本地人会打高尔夫球,主要依靠国外的游客来渡假打球,但这只是阶段性的,长远还是需要中国本土的广大市场。经过这几年的运作,现在春城在东南亚和欧美的名气都很大。以前我们的会员主要是外国人,而现在本地会员的数目比外国会员还多,可见国内市场的发展已经进入兴旺期,这一点也可在我们广告的投放上得到左证,过去我们着重外国媒体,现在则有80%的广告投放在国内,只有20%在国外。


  三要点“做中国最好的球场”


  记:您的确是把春城做得有声有色、远近驰名。话说回来,作为一家中国高尔夫球会的老总,您对春城的定位为何?


  杨:(不假思索地)做中国最好的球场,同时至少位居亚洲Top 5。


  记:如何做到最好呢?


  杨:要做好其实不难,只要肯投放资金,绝对不能偷工减料就可以。更简单地说,只有遵循三个要点即可:第一、要有最好的设计;第二、要有最好的施工;第三、要有最好的保养管理。而这些归根到底都跟”钱”有关。这里每天都有很多球会的人来学习,但是如果你舍不得投放资金,或者实力不够,是做不出来一个好球场的。

  除了资金必须充分之外,也要不断创新,不能停,一停就被人家赶上了。所以做好并不难,难的是长期保持在最好的地位,在硬件软件的更新上我总是快人一步有新的灵感,所以当别人来学习的时候我们已经又进步了。我这个人有几个特点,第一就是创造性很强。第二是在思想上想的比较多,看的也比较远。第三就是我经常去外面观摩一些新的东西,比如我常飞到世界各地去看球场,吸取人家的优秀经验。


  记:某些球场投资方可能会觉得投入太多的钱,风险太高,而且也没这个必要,春城又是怎么拿捏投资数量的呢?

  杨:不投入钱是绝对做不好的,而投钱也要“看菜吃饭”,握准时机。我们现在90%都是常客,表示顾客对春城有信心,这样至少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记:现在春城周边的房地产发展如何?

  杨:现在已经卖出去200多套别墅了,我们的策略是“先卖后造”,而不是“先造后卖”,这是一个很好的经营方式,我们现在也逐渐进入丰收期了。 除了前期投入的成本,现在球场应该很赚钱了吧?如果说赚钱,是靠房地产的,球场本身还没回本,说来你可能也不相信,因为我们在球场的投资额高达一亿美元!


  高尔夫要走产业化路线


  记:云南的高尔夫发展以春城为导航,接下来您们有什么样的规划?


  杨:我们已经将云南的七个球场联合起来,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强,强强连手、而不是恶性竞争。无论是谁来云南打球,去哪家球场打,都是好事!具体上讲,我们搞了很多对青少年的培训课程、培养一些技术人员,2000年开始的全中国高尔夫球会总经理会议,还有去年跟贵刊合办的草坪总监会议等,都是往这个方向在努力。只有把整个大环境的气氛搞起来,高尔夫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记:我相信春城的成功得益于一套独特而优良的管理制度,能和我们的读者分享一下吗?


  杨:中国高尔夫的历史太短暂了,所以在管理上必须借鉴国外的做法,要“带人出去看,带人进来看”,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聘请一些高级管理人员,这样可使工作团队处于一个成熟稳定的运作状态。可惜,我看过国内许多球会管理者缺乏经验,只想赚钱,这是个”马在前面还是马车在前面”的问题。


  记:在广东的很多球会都会出现人员流动频繁这种现象,春城存在这个问题吗?


  杨:没有部下,就没有“春城”。在这方面,人事部的管理很重要。我们的员工就像一家人一样,“春城”会好好照顾他们,每个部门都有接班人,每个人也要培养接班人,所以不管谁走,都有“储备力量”。这里有1300多个员工,我彷佛有1300多个儿女。


  记:以您丰富的经验来看,未来中国的高尔夫球会应该走什么样的路线比较好?

  杨:我建议政府利用云南旅游这个优势资源,竞争别人没有的。第一要建一些精品球场,把这些绿化工程交给投资商来建,既节省了政府的开支又增加了税收;第二要建一些公益性球场,让更多的本地百姓学会打球,这样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起来。


  记:未来三至五年球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是什么呢?

  杨:还没有想出来,不能想到那么远的事情,是因为要看情况来做包装。目前我的一个初步想法是开发一个很精品、很私隐的球场,不公开给公众,而是100%给会员,加上高级豪华的房地产配合,房价起码在100万美金以上。要给人很尊贵的感觉。然后对会员要有最高水平的服务。其实现在服务这一方面我已经身体力行,每个月我会邀请8-10个会员一起吃饭闲聊,了解他们的想法,交流沟通很重要。


  记:请用一句话描述您在春城的经验或感受?


  杨:享受成就感。这是钱买不到的,也才是真正的资本!


  记:话说回来,您心目中最理想的球会球场是什么样子的呢?

  杨:没有固定的样子,只有不断求新、做到更好才是目标,就像人生的追求一样,总是有更高的要求,永无止境。
 
 
  后记:
  在春城,感觉很亲切,荣膺”亚洲最佳高尔夫球会”果然名不虚传!和蔼可亲的杨总,在百忙中亲自招待本刊记者,如数家珍地介绍球会各项设施,一点一滴,巨细靡遗,如非亲自参与,绝不可能如此了如指掌,佩服。介绍完后,时已黄昏,我独自漫步欣赏春城美景,转个弯,看见一位准备回家的女球僮跟杨总闲聊,感觉就像女儿向父亲撒娇一样。我本着记者探求真相的精神,趁机”抓”了另一位球僮随口问:「在春城工作开不开心?你们杨总严肃吗?」那位胖胖的少女球僮想也不想就说:「很开心啊,杨总就像我老爸一样慈祥和蔼!」

(责任编辑:管理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